科學教案範例
活動名稱 |
科學闖關實驗 |
負責人 |
周怡文、蔡依玲 |
||||
活動對象 |
國小兒童 |
||||||
活動時間 |
2/2~2/8 |
活動地點 |
各部落 |
||||
策略及實施方式 |
|
||||||
教學目標 |
一、教導兒童實驗精神以及該注意事項 二、 使兒童了解實驗背後的原理 三、培養兒童團隊合作的精神 四、與其他兒童互動中,增進彼此感情,並進而見賢思齊 |
||||||
教 學 活 動 |
教具及教學資源 |
分工 |
時間 |
|
|||
引起動機: 今天科學國的王子決定出去看看科學國的人民,因為科學國很大,所以要坐船到各個小島巡邏,突然被一個巫婆抓起來了。巫婆:哈哈哈,你這個可愛的小王子阿,看起來真好吃,我要把你帶回去煮來吃,哈哈哈。我看你也回不去了,你的船,我就幫你收起來吧!哈哈哈~巫婆把迴紋針當小船,利用科學原理把他弄沉。 教學步驟: 科學國的公主知道王子被壞巫婆抓走了,於是,她決定要去拯救心愛的王子。她來到了巫婆的城堡。 1. 侍衛對來解救王子的公主說:我要測你的反應,如果你通過我這一關,我們就開門讓你進來(抓尺,依年齡規定顏色→把尺當作下一關道具) 2. (原點)進門後,發現有兩盆水,公主想一探究竟看看到底有什麼鬼(玄機),此時,水神出現了。水神:你知道哪一盆水是冰水嗎?先請小朋友以他們的方式找出冰水盆,接著,水神又發聲了:你找出冰水後,把手放進水裡一分鐘,然後把米粒(豆類)撿起放進前面凹槽中,至少五顆。過關→水神就開心的說:跟我走吧!然後就消失了。 3. 出現了一位老婆婆:這裡有五杯不同的液體(水、巧克力、咖啡、檸檬汁、鹽水),你可以幫我分出它們是什麼嗎?可是你們不可以用鼻子聞喔,(小幫手協助捏鼻子或讓他們自己捏)分出之後,老婆婆:你以為這麼容易就可以拯救王子嗎?呵呵呵,你還必須完成我的舌頭畫,呵呵呵。(以棉花棒沾鹽水讓小朋友分別沾在舌頭不同部分,看看哪個部位感覺到的鹽味比較重。)小天使就出現了(幫助他們完成圖) →門開 4. 小天使現身:接下來就是大魔王囉,讓我跟著你一起救王子吧!!進入了一個魔幻的空間,(巫婆)大魔王:哈哈哈,要救王子得先回答我兩個問題,哈哈哈,這兩個問題很難喔,要仔細看清楚。(先發下一張圖,請他們辨認哪個圓比較大,如果他們答錯,小天使要提醒他們可以用尺量。)此時,大魔王看到小天使在偷幫他們,便生氣,讓小天使消失了。大魔王:哈哈哈,你們現在可沒有小天使幫忙了,看妳們該怎麼辦,哈哈哈。這張圖可是更困難喔,你們得分出那一段比較高,哪一段比較低喔!→門開,王子出現了! 5. 於是,科學國又像從前一樣平靜,王子和公主也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了。 6. 解說一開始船沉實驗原理,並讓兒童練習放船及船沉,以了解如何使用日常生活的常用的清潔劑物品使船沉沒。 備註 角色: 旁白-蔡依玲 巫婆(大魔王)-張家榕 侍衛-楊舒雅 水神-陳奕中 小天使-張詩琪 老婆婆-張翠珊 原理解說-周怡文
|
迴紋針、鋼杯、娃娃
貼好顏色的長尺x4
米粒少許
咖啡粉、檸檬汁、鹽、可可粉、舌頭畫、棉花棒
愚弄人圖案x2、貼好顏色的長尺x4
|
蔡依玲 張家榕
楊舒雅
陳奕中
張翠珊
張詩琪 張家榕
蔡依玲 周怡文
|
10min
15min
20min
30min
20min
|
|
|||
備註:實驗解說
1. 攤開的水:
l 實驗步驟:用一個透明的杯子裝乾淨的水,水須與平口同高,將用迴紋針摺成的船輕輕地放置水面上,關主(巫婆)用沾著洗手乳的手沾水,往沒有迴紋針船的水面滴(不要碰到船),迴紋針船就會往下沉了。
l 原理:先請小朋友觀察迴紋針船附近是否有凹下去的波紋,此波紋為水的表面張力,它可以稱住迴紋針,不讓迴紋針往下掉。而一般我們常使用的清潔劑用品,如:洗手乳、沐浴乳、洗髮精…等等,則會破壞水的表面張力,故迴紋針船就會沉下去了。
l 操作解說:先請小朋友觀察迴紋針船旁水的表面張力,再由老師示範沾清水往船旁邊滴水(不要碰到船),請小朋友仔細看船並不會沉下去,再請小朋友自己動手滴清水試試看。接著老師示範將沾有洗手乳的手沾水往船旁滴下去(不要碰到船),一旦清潔計破壞表面張力後,船將會沉下去。換乾淨一杯水,如實驗步驟一樣將船放置水面上,換小朋友輪流試試看。
2. 抓尺(顏色)
l 實驗步驟:關主拿著一把尺,手拿著最高的一端,請小朋友排舵輪流到關主面前,眼睛專心地注視著尺,食指與大拇指預備,放好在尺科度零的地方(須與尺有一些距離),關主在不告知的情形之下將尺往下放,小朋友要用食指與大拇指把尺抓住,抓住了才算通過。
l 原理:從眼睛看到尺到下來到用手抓尺的這段時間稱為反應時間。此實驗及是要測驗小朋友的反應時間長短,並帶給他們反應時間可因練習次數增多而縮短這個觀念。
3. 用手感覺溫度
l 實驗步驟:放置一杯裝有冰水,另一杯裝有溫水的杯子放置在地面上,請小朋友試著用眼睛觀察、用觸覺或是其他方式,去分辨出哪一背水比較冰,並告訴關主為什麼。
l 原理:我們可以用觸覺輕易地分辨出水的溫度,然用眼睛觀察杯壁也是一個分辨的方法。
4. 敏感皮膚
l 實驗步驟:請小朋友用手從裝有米粒的盆子中,撿出五粒米放置一凹槽裡。再請小朋友將手泡進冰水中,約莫十秒,將手拿出並擦乾。再用手在盆子裡撿出五粒米,詢問他們哪一次比較難撿。
l 原理:因為手放置在冰水裡,手的感覺神經會被麻痺,皮膚感覺會比較不靈敏,觸覺會變鈍,故在撿米粒的時候就會比較難拿起來。此情形就如同冬天早晨刷牙的時候,碰到冰水後會覺得比較難拿牙刷一樣。
5. 嗅覺
l 實驗步驟:有五杯不同的液體,分別是醋、咖啡、可可、水、鹽水,要小朋友先捏住鼻子猜出是什麼,再請他們捏住鼻子喝一口,再分辨出是什麼。
l 原理:主要是要告訴小朋友嗅覺的重要性,如果今天失去了嗅覺,那麼我們要分辨東西的困難度則會增加。
6. 舌頭畫
l 實驗步驟:關主用棉花棒沾醋沾在小朋友舌尖及兩側,要他們思考哪一邊感覺比較酸,並詢問為什麼。
l 原理:舌頭對於不同味道的敏感度而有所不同,大部分的人會覺得酸味覺在舌頭邊緣比較敏感,苦味覺在舌頭根部,甜味覺在舌頭的舌尖,而鹹味覺在舌頭的中央。
7. 愚弄人的圖案
l 實驗步驟:請小朋友先仔細觀看第一張圖,左右兩邊中間的圓哪一個比較大。再請他們看第二張圖,圖上有很多個黑白格子,詢問白格子比較大還是黑格子,請他們回答完後動手用尺量量看,再請他們看圖上的線是歪斜的嗎,也用尺量量看。
l 原理:我們的眼睛其實會騙人,看到的東西會因為其他的東西而干擾,甚至是扭曲其大小或形狀,造成視覺上的錯覺,因此我們再看待事情的時候,不要一下子就下判斷,應該多觀察多思考才做出決策。